临近年底,生奶过剩的危机又来了。在此之前,2013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奶荒,没有牛奶可买。

过去,牛奶降价导致奶农倒奶、杀牛、卖牛。经过几年的洗奶,中小散户退出了不少。

这一轮生奶过剩发生在国内大型牧场养殖企业和中小型牧场。目前我国奶牛总数的70%分布在1000头以下的中小型养殖场和农户,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0万头,1000头以下的中小型养殖场和农户600万头。

【/s2/】奶农不干了,中小型牧场和大型牧场承受着35桶多收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牛奶降价-杀牛倒奶-奶荒-奶价上涨-奶农买牛-奶盈-牛奶降价-杀牛倒奶的恶性循环。一旦原料奶供应紧张,导致牛奶价格上涨,奶农就会增加奶农。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加,原料奶供需关系逆转,牛奶价格下跌,奶农会再次选择退出。

现在奶农几乎都退出了,引以为傲的中小型牧场和大型牧场成了这一轮奶业危机的牺牲品。中国乳业将何去何从?

另一方面,进口的大门不断打开,低价进口奶粉、乳制品和配方奶粉蜂拥而至。

【/S2/】1-11月,中国共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15.14万吨(税号19011010),同比增长38.1%,价值2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1月至11月,运抵香港的进口液态奶总量为39.9191万吨,同比增长29.0%。

【/S2/】1-11月,进口原料奶粉51.24万吨,同比下降42.04%,进口金额14.1亿美元,同比下降67.30%。

一方面,中国过剩的原料奶无法消化,另一方面,进口替代品层出不穷。

一家大型原奶企业负责人告诉《消费者日报曝光》,原奶过剩最重要的原因是复原奶。目前复原乳只在中国市场流行。

日前,不少原奶企业致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交了《农村工作会议参考纲要》,呼吁中央更高层次从根本上解决乳业发展的桎梏。

企业在信中指出,中国乳制品行业不仅经历了行业的寒冬,还受到了进口廉价乳制品的冲击,走到了生死的十字路口。

2014年下半年,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出现了奶农大规模挤杀牛现象;一年后,这种现象从奶农蔓延到中小型牧场和大型牧场。大型牧场是中国奶业的支柱和发展方向。如果因为国内市场消费疲软、国际市场冲击、资金链断裂等各种原因倒下,中国乳业十年来打造奶源的努力将全部付诸东流;没有了原有的奶业基础,中国的乳业就相当于交出了工业安全、食品安全、市场安全的生命线,完全成了国际市场的附庸。

【母婴新闻】原奶过剩了 原奶企业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呼吁:严管复原乳 限制

奶业发展恶性循环的症结:奶源的两个奶筒仓之争

上述企业指出,中国乳业的生死之争、内外之争,是两个奶筒仓之间的争端。归根结底,这是我们长期缺乏有效使用和监督这两个牛奶筒仓的经验和方法的问题。

1。中国乳制品行业有两个牛奶筒仓:原料奶和复原奶。

国内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并没有完全解决种植、养殖和加工一体化的问题。两个奶筒仓是中国奶业发展的重要事实:一个筒仓是当地水产养殖业挤出来的生奶,另一个筒仓是用奶粉回收的复原奶,尤其是进口的廉价奶粉。

在我国乳制品消费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两个乳品仓库之间存在取舍。复原乳对水产养殖企业的规模、产量、定价和发展构成了制约甚至冲击。这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牛奶过剩持续流通的重要原因。

2。原奶过剩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原奶或奶粉回收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液态奶产量为2074.63万吨,同比增长4.32%。但同时液态奶进口同比增长29.85%。2014年,我国乳制品的进口依存度达到27%,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奶粉和干乳制品的形式。国内奶粉面临去库存的压力,而国际乳制品市场的销售压力仍然很大,对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影响仍然存在。

一方面,产业链上游甚至大规模牧场的奶农不情愿地倾倒优质生奶或喷粉流失;另一方面,加工企业进口大量奶粉,与水混合生产复原乳出售给消费者。

3。规范复原乳的使用,分类使用奶源

多年来,进口乳制品的产业布局和宣传一直存在误导,在国内牛奶消费市场上没有得到正确认识。在目前的广告宣传中,仍然存在忽视牛奶的实际指标,盲目强调进口属性,声称进口牛奶来源是为了高端人群享受,甚至忽视营养价值没有差异的事实,声称各种乳制品的营养价值没有差异的行为。

因此,中国乳制品的消费结构与国际主流截然不同。目前,在中国大陆市场,以原料奶为原料的低温巴氏杀菌奶的消费量占不到30%,远低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90%的水平,甚至复原奶现象盛行,客观上阻碍了中国奶业从有奶到喝好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

因此,对于目前的中国乳制品行业来说,规范复原乳的使用,引导建立正确的消费认知,利用不同类别的奶源,是解决两个牛奶仓库纠纷的关键。

乳品企业建议:

1。加强对复原乳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明确监管责任,针对复原乳的营养价值和使用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复原乳检测标准和使用规范,加强复原乳标签的监管和实施,使复原乳的使用监管有法可依,有人管。

2。增强国内原料奶的消费信心,修订原料奶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现行的《食品安全原料奶国家标准》(gb19301-2010)于2010年修订发布,其部分指标与国际标准相差甚远。

被称为“中国奶业大炮”的广大乳品专家王定绵曾轰炸过,总共有200万个菌落/毫升,是世界上最差的牛奶标准

根据我国最新的乳品安全标准,蛋白质含量从原标准的每100克2.95克下降到2.8克,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但是每毫升牛奶菌落总数的标准从50万增加到200万,比美国和欧盟的10万标准高出20倍。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我国乳品行业原料奶的质量安全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主要生产厂家的原料奶质量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标准。许多企业建议必须修订标准。

3。严格控制进口低温牛奶,并将其拒之门外[/s2/]

国家乳制品行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多次接受采访,明确表示必须对进口低温牛奶设置关税和技术壁垒,入口被撕开后,国内乳制品行业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

进口液态奶,尤其是低温液态奶,与复原奶、常温奶相比,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乳制品主要从欧洲和澳大利亚出口,其中欧洲是疯牛病的主要疫区,澳大利亚是蓝舌病的主要疫区,对输入地的食品安全和防疫安全构成很大的生物安全风险。因此,国际上对低温液态奶的进口普遍采取严格限制。

为了保护我国的食品安全和防疫,维护稳定的生物生态系统,根据世贸组织《关于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定》(sps),严格限制低温液态奶的进口。

标题:【母婴新闻】原奶过剩了 原奶企业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呼吁:严管复原乳 限制

地址:http://www.fakuxumu.com/fyzx/1928.html